Home Mom-To-Be / 備孕之路 婚後孕前檢查vs.不孕檢查,有何不同?

婚後孕前檢查vs.不孕檢查,有何不同?

by Reese

先來一些前情提要~如標題所說,備孕了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時間,而在分享備孕心得的今天,Reese 30歲、MM 36歲,肚子裡的寶寶滿17周了!備孕500天,大約就是接近兩年的時間,相信比起很多備孕夫妻,我們已經算是很幸運了,不過我們做的努力也不少,今天就將我們的備孕心得總結成「六件關於備孕你/妳該知道的事」,分享給需要的你們!

婚後孕前檢查 –

Reese和MM在開啟積極備孕模式後不久做了婚後孕前檢查(2020年5月底)。這項檢查在很多縣市政府都是有補助的,上網查詢並找自家附近有配合的婦產科進行檢查就可以了,費用基本上只需要付掛號費,非常建議一定要善用這項資源!

不過由於這只是一般的孕前檢查,女生的主要檢查項目為甲狀腺功能(TSH甲狀腺刺激素)、地中海貧血、梅毒、德國麻疹抗體、血液、白血球、尿液等等,也會簡單照個陰超看子宮的狀況,但是並沒有針對不孕的問題進行檢查。

男生的部分包含血液和精液檢查,血液的項目和女生差不多,主要是一些遺傳基因的檢查;而精液檢驗項目包含精液量、濃度、精蟲活動力等,其實和稍後說明的不孕檢查並沒有太多區別。

不過由於女生的部分差異還是滿大的,Reese建議要積極備孕的夫妻們最好還是去不孕門診或生殖中心做進一步的不孕檢查。

不孕檢查 –

首先,強烈建議要做不孕檢查的夫妻們一定要去不孕專科或是生殖中心!不是說一般婦產科不好,但是在Reese備孕的這段期間內,不敢說自己經歷了多少風雨,但是看著其他備孕姐妹們的各種分享,也算是看了不少大風小雨,一個簡單的結論 – 「不孕這門學問的水真的太深太專業了,請交給不孕專業的醫生吧!」

先說男生的檢查,以Reese和MM的經驗來說,男生的部分就是精液檢查,主要有以下這些項目:精液外觀、精液量、精液濃度、精蟲活動力、酸鹼值、液化時間等等。

女生的部分能檢查的就多了(女生真的辛苦很多,各位男士真的要多體諒自己的老婆啊)!

  • 抽血檢查:AMH卵巢功能指數(是否有早衰或是多囊的情形)、砂眼披衣菌(和輸卵管是否暢通有90%的關聯性)、催乳激素(又稱泌乳激素Prolactin,荷爾蒙的一種,由腦下垂體分泌,若數值過高可能導致排卵不正常)。

以上這三項是Reese在不孕檢查時抽血檢驗的項目,但其實抽血檢查可以涵蓋的項目還有很多,例如甲狀腺功能TSH及Free T4、濾泡刺激素FSH、黃體刺激素LH、黃體激素Progesterone(簡稱PROG、P4或孕酮)、雌激素Estradiol(簡稱E2)等。

  • 陰道超音波檢查:基礎濾泡數量、子宮內膜厚度、初步檢查是否有瘜肉、肌瘤、囊腫等
  • 子宮鏡檢查:一般來說若陰超時發現疑似有瘜肉的話,會透過子宮鏡檢查進一步確認。子宮鏡檢查當下也可以搭配麻醉進行一些簡單的小手術(例如瘜肉切除)。
  • 輸卵管檢查:透過注入顯影劑到輸卵管內,並搭配X光拍照檢查雙邊輸卵管是否暢通。

婚後孕前檢查和不孕檢查,男女大不同

以上是簡單的不孕檢查介紹,相信看完大家都會有個感受 – 「男生也太輕鬆了吧!」 – 是的沒有錯,在不孕這件事情上就是這麼的男女不對等。所以Reese在這邊奉勸各位先生們(也幫各位辛苦的女生們登高一呼),拜託不要抗拒檢查,也不要害怕檢查結果,事實上,精蟲品質本來就是浮動的,因此要有個很重要的兩個觀念:「一次檢查不及格不代表真的不及格,好好正視問題都很有機會改善!」以及「精蟲品質和性能力完全無關!」。

婚後孕前檢查和不孕檢查總結

已經2022年了,請不要再有「精液檢查結果不好有損雄風」這種錯誤的概念,如果先生們因為自己過不了這個無謂的坎而不去做檢查,白白讓老婆們先接受了這些零零總總費時費力又費心的檢查後,才發現其實不孕原因根本不在女生身上,女生真的非常辛苦又無助,所以各位先生們,接受檢查吧~這一切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或不堪,生育與不孕從頭到尾都是夫妻兩人共同的事情,兩方缺一不可,一起好好面對才是唯一正解喔!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